一流企业哲学思辨之五:柔性与刚性
点击量:1812发布时间:2019-10-26 12:27:09
一流企业哲学思辨之五:柔性与刚性
首先,我们对比一下宋朝和明朝二个朝代。
宋朝是一个相对仁慈、人性化的朝代,开国皇帝赵匡胤仅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和平解除武将的威胁,让他们颐养天年,不像刘邦、朱元璋那样诛杀功臣。所以,整个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、最富有的国家,GDP占当时世界的50%以上,臣民充满幸福感和浪漫气质、科技发达、商业繁荣、文人可以自由言论。直到南宋灭亡时,举全国力量殊死坚持抵抗了45年,当时蒙古的崛起是一个异数,那是骑兵和冷兵器时代的巅峰,无人能敌,相比之下:蒙古征服罗斯联盟(今俄罗斯)只用了5年,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8年,征服金朝用了22年;而蒙古举全国之力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了45年!最后,在崖山有十万军民随皇帝跳海自杀殉国。
反观明朝,朱元璋及其子孙们残暴刻薄无以复加,功臣被诛杀殆尽不说,大臣动不动被打屁股、砍头、抽经扒皮、凌迟处死。距南宋灭亡已300多年,明朝在国土面积远大于宋朝的情况下,年财政收入连北宋的1/10都不到! 明朝末年,大臣们只顾逃命,无心抵敌,崇祯自杀时仅一个太监赔死,当年争吃袁崇焕肉的“爱国暴民”全作鸟兽散。
仁慈和残暴、厚道和刻薄的结果差距何其大也! 用管理语言来说,宋朝偏向于“柔性管理”,明朝偏向于“刚性管理”。
关于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,无关乎何者好,何者不好。但任何好的管理理念都有一个度的问题,过度的人情化管理会走向原则缺失,变成姑息纵容。
在制造行业,过度的柔性化管理,幸福感就会转变为缺乏危机感,就会没有规矩、没有红线。下属也就会揣摩上意,反正老板会宽容的,于是部分员工对自己工作没有高标准严要求,应付了事;反正老板不会怎么样我,于是部分高管没有职业操守、没有底线。
而在阿里、腾讯这种网络经济企业里,就更加偏向于柔性管理,员工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,可以自由上下班,公司办公区域还有供人随时休息的小床,员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行自我管理,但即便如此,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一点不比制造型企业差。
柔性管理应该以刚性管理为基础,理想的黄金比例应该是“七分刚性、三分柔性”,在刚性化的制度框架下,辅之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。柔性管理并非是无原则的“无为而治”,而是在公司刚性红线框架内的价值观共鸣。
首先,我们对比一下宋朝和明朝二个朝代。
宋朝是一个相对仁慈、人性化的朝代,开国皇帝赵匡胤仅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和平解除武将的威胁,让他们颐养天年,不像刘邦、朱元璋那样诛杀功臣。所以,整个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、最富有的国家,GDP占当时世界的50%以上,臣民充满幸福感和浪漫气质、科技发达、商业繁荣、文人可以自由言论。直到南宋灭亡时,举全国力量殊死坚持抵抗了45年,当时蒙古的崛起是一个异数,那是骑兵和冷兵器时代的巅峰,无人能敌,相比之下:蒙古征服罗斯联盟(今俄罗斯)只用了5年,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8年,征服金朝用了22年;而蒙古举全国之力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了45年!最后,在崖山有十万军民随皇帝跳海自杀殉国。
反观明朝,朱元璋及其子孙们残暴刻薄无以复加,功臣被诛杀殆尽不说,大臣动不动被打屁股、砍头、抽经扒皮、凌迟处死。距南宋灭亡已300多年,明朝在国土面积远大于宋朝的情况下,年财政收入连北宋的1/10都不到! 明朝末年,大臣们只顾逃命,无心抵敌,崇祯自杀时仅一个太监赔死,当年争吃袁崇焕肉的“爱国暴民”全作鸟兽散。
仁慈和残暴、厚道和刻薄的结果差距何其大也! 用管理语言来说,宋朝偏向于“柔性管理”,明朝偏向于“刚性管理”。
关于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,无关乎何者好,何者不好。但任何好的管理理念都有一个度的问题,过度的人情化管理会走向原则缺失,变成姑息纵容。
在制造行业,过度的柔性化管理,幸福感就会转变为缺乏危机感,就会没有规矩、没有红线。下属也就会揣摩上意,反正老板会宽容的,于是部分员工对自己工作没有高标准严要求,应付了事;反正老板不会怎么样我,于是部分高管没有职业操守、没有底线。
而在阿里、腾讯这种网络经济企业里,就更加偏向于柔性管理,员工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,可以自由上下班,公司办公区域还有供人随时休息的小床,员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行自我管理,但即便如此,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一点不比制造型企业差。
柔性管理应该以刚性管理为基础,理想的黄金比例应该是“七分刚性、三分柔性”,在刚性化的制度框架下,辅之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。柔性管理并非是无原则的“无为而治”,而是在公司刚性红线框架内的价值观共鸣。
上一篇:一流企业哲学思辨之四:战略与计谋
下一篇:一流企业哲学思辨之六:老臣与新人